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发展产业找出路, 营山县这个贫困村大变样

    信息发布者:yg19851017
    2020-06-22 20:09:48   转载

         在营山县蓼叶镇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秀美小山村———毛官村,因其坐落在毛官寨而得名。过去的毛官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缓,成为全县15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

      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这个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小村庄迎来蜕变:村道水泥路在大山中蜿蜒,绿竹笋在丛林里自由生长,幸福的笑容在村民脸上洋溢。


    村容村貌大变样



        5月20日,笔者驱车来到毛官村。只见散落在山谷的一块块水田里,打着赤脚、挽着裤腿的村民正在犁田、插秧。


      66岁的方国明身体硬朗,正拉着老黄牛在自家水田里耕作。“今年种了6亩庄稼,山上的秧已经插完。”顺着大爷手指的方向,笔者看到山腰上露出一抹新绿。


      “大爷,你一个人种这么多田很辛苦吧?”
      “辛苦啥子哟,现在条件这么好,我巴不得多种点。”方国明打开了话匣子,5年前村里不通水泥路,买卖全靠肩挑背磨;种庄稼看天吃饭,碰见雨水多或干旱年份,一年辛苦就白费了。如今,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种子化肥送到家门口。帮扶单位营山县供水公司将农灌水管安装到田间地头,群众再也不用深更半夜起来给农田灌水。

       几句朴实的话语道出毛官村这些年的巨大变化。2015年以来,该村修建、硬化村道水泥路8公里,修建了山平塘、蓄水池、集中供水站,整治石河堰,完成C、D级危房改造37户、易地扶贫搬迁10户。县供水公司还出资40余万元,为毛官村安装铺设农灌水管,实现全村覆盖;出资近15万元维修改造村级活动室;出资近5万元安装路灯、购买垃圾箱等。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原本原始、落后的毛官村焕发新的生机,并于2019年退出贫困村,全村37户、136名贫困户全部脱贫。


           “这些年,毛官村的变化是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方国明说,“珍惜当下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用勤劳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方国明的话是所有村民的心声。


    发展产业找出路



      当天上午10许,笔者在毛官村脱贫奔康产业园绿竹笋种植基地看到,10余个村民戴着草帽在竹林里除草、松土。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流,大家用汗巾擦一擦,又埋头苦干。


      该村第一书记邱小波介绍,毛官村脱贫奔康产业园是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建设。其中,35户贫困户利用产业扶持资金入股,村集体出资5万元入股,建起100亩绿竹笋种植基地和30亩青脆李种植基地。

      “村集体牵头、贫困户入股的方式带动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该基地管理人员方桂林告诉笔者,这段时间是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忙插秧。但产业园里需要人干活时,他只要在微信群里吆喝一声,大家都积极响应。每个人都把产业园当自家的庄稼地一样精心呵护。
      “土地流转给产业园有租金,在这里打工每天有工资,产业园的收入还给我们分红,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干活嘛。”脱贫户方国义笑着说。
      “要发展,还得靠产业。”邱小波说,除了在扶贫产业发展上下功夫,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了解村民发展意愿,坚持“一户一策”为贫困群众找出路。
      55岁的谭开琼因残致贫,考虑到她行动不便。去年,营山县供水公司免费给她送来鸡苗、鸭苗60余只,去年底她家增加收入近5000元。尝到养殖甜头的她,今年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养殖家禽120只,“我准备上半年出栏一批,下半年再养一批。”谭开琼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真情帮扶有收获



        村道路修通了、危房改造了、生产生活用水有保障了、产业发展有盼头了……毛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心中也有道不尽的感谢:“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营山县供水公司和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倾情帮扶。”
      李宗举于2018年5月到该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当时,他母亲因口腔癌正在接受化疗,妻子怀孕在身。征得家人同意后,他收拾行李,义无反顾地来到村里。
      “当时,村里既要修路建房,又要录入贫困户信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一个月能有一天时间回去看看家人就很好了。”对李宗举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2019年1月20日,那天他正在村里集中安置房修建现场帮忙搬砖,突然接到家人的电话,说妻子进产房了。他赶紧请假往回赶,由于当时周边都在修路,他绕道仪陇开了3个小时车才赶到医院。在妻儿身边守护了2天后,他又匆忙赶回村里,当他再一次见到孩子时,已是孩子满月的时候。
      用真情换真心,他们的付出,毛官村人都记在了心里。村民们将自家种的蔬菜悄悄送到驻村工作队的住所门口。至今,邱小波的手机里还保存着一张两年前的照片:村民邓元刚、李献国等自发为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送来锦旗,上书:“驻村帮扶结真情,无私奉献为百姓”。(邓斐)


    来源:营山县委报道组

    打赏捐赠
    5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