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破解乡村现实存在的许多难题。广大乡村面临着地理、环境、产业、资源、文化、风俗等各种差异,人心散、力量散、思想散,组织化程度不足,严重阻碍着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
那么,解决以上难题,数字化能够发挥出哪些积极作用?
打破壁垒,让乡村“聚起来”
乡村发展,需要打通数据链、管理供应链、整合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构建生态链,通过数字化和信息流带动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激活农村各种要素。
村网通平台通过长期的基层实践,探索出可落地、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数字化解决方案。村网通将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和广大基层党员群众全量迁移至“数字世界”,打造“人联网数字孪生社会”。
在这个数字空间中,数据承载的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正在补齐乡村各类短板,在提高乡村组织化程度、激活群众自治潜力、提高基层数治效能、导入乡村市场要素、激发发展内生动力等方面发挥出显著作用,让乡村各类资源和要素“聚起来”。
聚人心
人心齐,泰山移。
在实现治理有效、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任一目标过程中,都离不开“聚人心”这样的基础。
党员干部应当学网用网,通过数字化走群众路线,应该关心、关注每一个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每个人的奋斗激情。
村网通平台为群众开放民意采集通道,老百姓的诉求可以通过数字工具向组织反映,通过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和全科网格化体系,确保每个诉求都可以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事事有反馈,件件有着落,老百姓满意,就能换得人民群众的心。
利用数字化宣导乡村正能量,好政策、好消息、好习惯正在通过互联网络传播千家万户,法制宣传、移风易俗、好人好事、清廉故事……每一条信息都有无数的群众点赞、好评。人的思想正在发生着转变,积极向上的氛围正在影响着每个乡村群众。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到村网通看看,就像在村里转转。”,这就话已经成了无数乡村群众们的口头禅。远离家乡的乡亲,随时可以通过平台满足思念家乡的愿望。家乡的人、家乡的景、家乡的事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如此真实、充分、完整的发生在“手掌”上,不再遥不可及。
村网通平台上,村聊圈里村民们讨论村里的大事小事已逐渐成为常态,村聊圈的邂逅,还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
老兵孙天礼在平台上发布了寻找战友姜双印的信息,顷刻间受到六万多家乡人的关注,知情人提供信息后,相隔千里的两个人成功地取得了联系,了却了四十年的心愿,无数人为之感动,在网络世界里为他们送上祝福。
还有许多“孙天礼”都在村网通平台上实现了愿望。
在一个有温度的网络世界里,数字化在提升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可以快速获得更多人的帮助和关注,载体在变,但不变的是初心,不变的是人们心中的情感。
聚财富
去年,河北邯郸的一对农民夫妻,辛苦忙活了几个小时,用三轮车运着1300斤菠菜去卖,只卖出了15块钱。这样的境况让人无奈又心酸,对于农民来说,信息闭塞和数字鸿沟干扰者他们获得有效的市场信息;对于农业来说,附加值本身就很低,除了扩大产能,还有要解决供需关系的平衡,农业生产供给侧改革,除了生产管理的革新,更需要关键市场要素来驱动。
社旗县创业者杨定亚生产的挂面,通过村网通商城卖到了全国;蒋刘洼村村民刘东升滞销的500吨玉米芯,通过村网通平台与菌类养殖项目达成交易,当天就销售一空;杨营镇农户种植的树苗,通过村网通的供求大厅,直接实现跨省交易;南洼村的高鹏飞和本村村民一起种了300亩黄姜,村网通平台帮他们解决了销售难题……
通过互联网,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出现,外面的商机走进了农村,农村的产品走进了城市,农民们奔跑在致富的信息高速公路上,享受着和时代同步的极速体验。
聚信息
从前,各地乡村都随处可见“要想富先修路”的标语,说的就是物流畅通的重要性,而在今天,最应该修的“路”,就是“信息高速路”。
在传统的生活中,我们只能通过村口喇叭、电话、村口大妈的渠道获取少量的信息,但在互联网世界,却是需要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2022年的夏粮抢收工作十分严峻,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收割机无法像往常一样自由出入和跨区域作业,许多村民联系不到收割机万分着急,村网通平台上线了农机信息交流平台,组织跨区农机与农户线上联络,帮助他们近距离建立合作,为夏粮抢收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村网通平台一直在主动发现社会需要,担当着应有的社会责任,平台上线至今没有停止过针对乡村的实际问题和需要,衍生出各种广大群众需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并得着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好处。
聚文化
淳朴的乡风民俗,和谐的邻里关系,曾经是乡间伦理价值秩序的真实写照,维系着乡村文化的命脉。而随着乡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日常生活形态显现出解体的征兆和趋向。一些地方法治土壤缺乏培植,于是拜金观念、唯利价值趁虚而入,造成了乡村价值秩序的新旧断档,赌博、暴力犯罪之风随之而起。
而如今,文化传承也随着互联网的传播而出现新形态,从前在线下搭台的活动,如今也可以在线上举办。
遮山镇在村网通平台进行线上“乡村光荣榜”投票活动,按照尊重赡养老人、懂得感恩、细心养育子女、勤俭持家、夫妻恩爱和睦、邻里团结友好等标准,选出几百位优秀的好乡贤、好儿女、好公婆、好媳妇……,为获得“光荣榜”荣誉的群众颁奖,透过活动引导农民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儒家思想中孔子的“仁者爱人”“孝悌忠恕”思想,孟子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互联网的即时性、便捷性消解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利用数字技术获得了更好地发扬和传播。
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让这片希望之地在数字世界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