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img.nync.com/u/2019/08/11/bbf0d4a2_l.jpg)
“终于解决了10多年走烂泥路的老问题,过年我孙子回家再也不会抱怨了。”“今年我们村评上乡村振兴示范村了哦,以后的日子肯定会更红火。”近日,营山县星火镇纪委书记朱妍再次到该镇梨木村察看产业道路建设进度时,听见群众发自肺腑的谈笑声,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然而一年前,群众还为修路难的问题在“阳光问政”坝坝会上发了火......
去年7月,任职刚一个月的朱妍来到梨木村召开“阳光问政”坝坝会时,就在群众提问环节遇到了“尴尬”的场面。
“之前在坝坝会上两次提出群众出行困难,希望硬化6社的社道路,不然老人生病都没法送到主道路上。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们还提什么问题?我们不参加了!”一名群众的发言引起了6社20多名参会群众的共鸣,场面一度混乱。见此情景,朱妍一边稳控现场秩序,一边了解之前两次的坝坝会的记录和问题解决情况。
原来6社在梨木村的东北边沿地带,10多年前修建了1.8公里毛坯路,但一直未硬化。前两年6社群众在坝坝会上都提出了“硬化社道路,解决群众出行困难”的问题,可是愿望一直未能实现,于是对坝坝会的作用产生了质疑。
到底是干部方法不对还是工作作风不实?朱妍随即走访调查了解情况。调查发现,虽然镇村干部也曾向群众进行了解释,同时也向相关部门申请过支持,但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对于群众提出的修路问题,干部认为自己解释了、上报了,就算尽了职责,至于能否落实、群众满意不满意,自己爱莫能助,缺乏深入思考、主动作为,缺乏和群众沟通交流的爱心和耐心,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对于群众多次提出的“老大难”问题,简单的“问答式”处理显然不够。朱妍对相关镇村干部的工作方式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和6社群众一起亲身体验了那条烂泥路。当时道路刚被暴雨冲刷过,一脚水、一脚泥让朱妍刻骨铭心,特别是在了解到该社一名群众生病时,8个人接力抬着她步行1公里多才送上救护车,她感觉自己的心被狠狠地揪住。
只有真正的解决问题,才能赢回群众的信任。“交通指标的路子不通,就换条路走试试。”朱妍要求转变思路、寻找出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题。
“镇纪委推动村上啃下了‘硬骨头’。路修好了,种地运粮也更轻松,现在将我们社规划为了粮油、蔬菜种植基地,以后在家就能挣钱致富了。”该村6社社长肖学兴对前景充满了信心。